-
各相關學院:2021年南開大學后備師資培養計劃候選人選拔工作已正式開啟,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選拔要求1.申請人應為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生。本科期間成績優異,排名在本專業前10%范圍內。2.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積極向上,身心健康。在學期間品行優秀,學風端正,無違法違紀等處分紀錄,無考試作弊、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等不良學術記錄。3.具有學成回國為祖國建設和南開大學發展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并具有良好的從事高校教師的基本素質。4.已取得能夠滿足國外一流大學招收博士研究生要求的外語成績,并且能夠在2021年4月之前獲得國外一流大學博士錄取資格(錄取院校或機構應在主流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名范圍之內)。5.重點支持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學科領域。重點支持國家《人才規劃綱要》、《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支持學科、前沿技術、基礎研究、人文及應用社會科學領域。各單位應結合本單位重大科研項目、創新團隊、創新基地和平臺、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及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確定具體選派專業和領域。6.“后備師資培養計劃”與“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建立對接機制。后備師資培養計劃入選學生與“百青計劃”入選教師可進行雙
-
南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學校堅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弘揚“愛國、敬業、創新、樂群”的傳統和“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理念,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來為楷模,作育英才,繁榮學術,強國興邦,傳承文明,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南開化學歷史悠久,起源于1919年南開大學建校伊始的理學化學門。1921年,化學系創建,成為我國大學最早建立的化學系之一。1995年4月,化學學院正式組建成立。歷經近百年風雨磨礪,南開化學將其嚴謹的治學風尚延承至今,優秀人才輩出,科研碩果滿枝,已成為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2017年南開化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為服務科技強國建設、打造我國高水平學術期刊、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南開大學將于2021年創辦英文學術期刊《eScience》,國際刊號(ISSN:2667-1417),主管單位為教育部,主辦單位為南開大學,出版單位為《eScience》編輯部。《eScience》成功入選2020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現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eScie
-
南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學校堅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弘揚“愛國、敬業、創新、樂群”的傳統和“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理念,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來為楷模,作育英才,繁榮學術,強國興邦,傳承文明,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于1997年,是全國較早設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之一。2016年1月,學院入選首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年1月,入選首批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學院整體的建設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此外,學院還擁有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理論研修基地、天津市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天津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市高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聯盟秘書處、南開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等教學科研平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期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教育部主管、南
-
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提高南開大學“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廣泛匯聚全體師生員工參與制定學校改革發展戰略規劃的智慧和力量,戰略發展部發起設立“十四五”規劃調研課題,面向全校發布立項申報通知。通知發布后,得到全校干部師生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收到課題申請數十項。經初步審核并組織專家評審,決定設立一類課題18項,二類課題16項,課題結項日期為2021年3月26日。學校為一類課題提供每項6000元專項課題資助,為二類課題提供每項4000元專項課題資助。后續學校將發布經費使用說明及其他相關事項,請課題負責人關注申報郵箱。郵箱:zlfzb@nankai.edu.cn聯系電話:85358214 23508214聯系人:郭銳 郭逸塵附件:南開大學“十四五”規劃調研課題立項目錄戰略發展部 2020年11月22日
-
南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學校堅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弘揚“愛國、敬業、創新、樂群”的傳統和“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理念,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來為楷模,作育英才,繁榮學術,強國興邦,傳承文明,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自建校之日起,南開大學堅持“體”、“育”并重,體育已經成為南開人追求美好生活、凝聚人民愛國主義精神、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南開體育教育始終堅持以“自覺體育”、“全面體育”、“終身體育”為目標,現已開設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國際象棋、健美、健美操、交誼舞、啦啦操、女子防身術、散打、跆拳道、太極拳、體育舞蹈(標準舞)、體育舞蹈(拉丁舞)、武術套路、游泳、瑜伽、中國象棋、擊劍、爵士棍、滑冰等24個項目體育課,并形成南開體育特色。現公開招聘體育部教學科研人員。一、招聘條件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作風樸實,吃苦耐勞,學風正派,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專業背景和發展潛力。2.30周歲以下(1989年11月以后出生)。3.具有體育類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且本科須為體育專業。
-
因施工需要,津南校區歷史復建區南側和東側路段自即日起至2020年12月13日暫時封閉,過往車輛、行人請繞行,給您造成的不便,敬請諒解!封路示意圖保衛處 后勤保障部 2020年11月12日
-
各學院、各單位:根據我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整體安排,2020年度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開始啟動,請各學院各單位通知本單位有意向報名的教職工提前做好相關申報材料的準備工作。學校首先開始各級各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組織調整工作,現將具體工作安排如下:一、工作原則1.各相關單位調整學院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學科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分委員會以及其它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分委員會,從提高各級各系列評審組織整體水平和公正性出發,平穩有序地完成此次工作。2.各級各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應是學術帶頭人、領軍人才等,評審成員既要具有高尚的師德師風,又要具有突出的學術水平。3.各級各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組織在調整成員構成時必須從學科發展和隊伍建設的實際需要出發配備人選。二、工作程序和安排1.各單位須嚴格按照《南開大學專業學院工作細則》(南黨發〔2018〕53號)文件中關于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組織產生程序的相關規定,確定學院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建議人選名單。2.各學科牽頭單位組織召開由學科所涉及單位參加的專門會議,在各學院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建議人選名單的基礎上,確定學科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分委員會建
-
各學院(中心、所),相關職能部門、直屬單位: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開大學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把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會和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精神貫徹落實引向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培養選樹新時代大學生先進榜樣,充分展示新百年南開學子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在校園中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根據《在全校學生中持續深入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學校擬在全體學生中開展南開大學2020年學生年度人物評選工作。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一、評選范圍南開大學全體全日制在冊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已榮獲過年度人物榮譽稱號的除外)。二、評選時間10月底——12月初三、評選條件參選學生應政治立場鮮明,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誠實守信,品行端正;作風務實,刻苦鉆研,學習優秀,成績良好;樂于奉獻并在學生群體中具有深厚群眾基礎及較高認可度。除以上條件外,參選學生需在以下至少一項中具有突出表現:(一)勤奮好學:學習成績
-
為優化校園環境,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學校將于11月2日至11月6日對津南校區和八里臺校區教學區內的廢舊無主自行車進行統一清理。車輛集中存放至12月6日,逾期無人認領,交由綜合執法部門處理。如有師生在此期間自行車遺失,請聯系保衛處治安科(津南校區85358331,八里臺校區23505331)。保衛處 2020年10月28日
-
全校師生、校內各單位:2020年11月1日(周日)為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全國統考時間,受天津市考試院委托,我校將承擔天津考區的相關考務工作,考場設在二主樓。我校將從2020年10月31日21:30對二主樓進行封樓管理,直至11月1日19:00考務工作結束。在此期間,除考生及監考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入場,請各單位提前安排好相關教學工作。按照天津市考試院有關要求,考場周邊道路及停車場不得停放任何機動車輛。研究生院 2020年10月23日
-
各學院、各單位:按照建設高素質、高水平教職工隊伍的總要求,為推進“雙一流”建設,做好2021年人才引進、教職工公開招聘、博士后招收工作,現將計劃填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主要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學校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高水平導向,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嚴格準入條件和選聘標準,科學設置教師招聘指標;發揮博士后蓄水池作用,擴大預聘師資儲備,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二、主要工作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導向,嚴把人才引進和評聘考核政治關,履行規范的工作程序,常年引進高端人才、青年學科帶頭人、學科發展急需的教授、副教授,集中招聘高素質教職工,常年招收高水平博士后,確保人才選聘的質量和水平。(一)人才引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學校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根據《南開大學人才引進工作暫行辦法》、《南開大學關于建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的實施意見(試行)》、《南開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聘任工作的暫行規定》、《南開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聘任工作的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南開大學講座教授聘任暫
-
為方便師生辦理事務,在做好必要防疫舉措的基礎上,師生服務中心將于10月12日起恢復業務辦理。且根據醫保辦工作需要,其在津南校區師生服務中心的14、15號窗口所有業務調整至18—20號窗口。中心工作具體安排如下:一、校章用印業務地點:津南校區綜合業務東樓247電話:85358272二、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申領業務1.八里臺校區地點:服務樓415電話:235083762.津南校區地點:綜合業務西樓師生服務大廳1號窗口;綜合業務東樓323電話:85358890;85358206三、學生生活指導中心(宿舍業務)地點:津南校區綜合業務西樓師生服務大廳2號窗口電話:85358890轉2號窗口四、醫療保險辦公室1.八里臺校區地點:醫療保險服務大廳(保衛處樓西南門)電話:23500106,23506920業務:受理師生(含離休干部)醫保報銷咨詢等事宜。其中,每周四(14:00—17:00)、每周五(8:30—12:00,14:00—17:00)受理學生醫保報銷業務。2.津南校區地點:綜合業務西樓師生服務大廳18、19、20號窗口電話:85358890轉醫保辦業務:受理師生醫保報銷咨詢等事宜。其中,每周三(
-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為做好部分其他專業技術崗位和黨政管理崗位校內公開招聘工作,促進教職工科學、合理、有序流動,現將公開招聘有關事宜公布如下。一、招聘崗位(一)圖書館其他專業技術崗位6人1.網絡技術服務崗1人2.文獻資源建設崗1人3.古籍整理與修復崗1人4.學科服務崗1人5.信息咨詢知識服務崗1人6.閱讀文化推廣崗1人(二)膳食服務中心黨政管理崗位2人質量監督管理科員崗2人(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政管理崗位1人生物質資源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科員崗1人二、招聘條件1.政治立場堅定, 愛國愛校,愛崗敬業,工作勤奮,勇于創新,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服務。2.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品行端正,廉潔自律。3.身心健康,具有從事相關工作所需要的業務知識和管理能力,服從組織安排,并能獨立開展工作,完成所承擔的工作任務。4.學校事業編制在崗其他專業技術人員、黨政管理人員。5.各招聘崗位要求的其他招聘條件(詳見附件1)。三、招聘程序(一)報名應聘者向招聘單位提交《競聘報名表》及相關佐證材料,每人限報一個崗位。(二)資格審查招聘單位根據招聘條件,對應聘者進
-
根據《市教委關于認真做好2020年天津市級教學團隊和第十四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申報工作的通知》(津教高函〔2020〕20 號),學校組織開展了相關的申報與評審工作。經個人申報、學院推薦、學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評審,共評選出南開大學校級教學團隊11個、市級教學名師獎后備(原校級教學名師獎)10名,經評審擬推薦2個教學團隊參評天津市級教學團隊、3位教師參評天津市級教學名師獎。現將評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公示期間如對公示名單有異議,請以書面形式實名向教務處反映。地址:津南校區綜合業務西樓251聯系人:郭全樂電話:85358150附件:評審結果.pdf教務處 2020年10月8日
-
各有關單位:2020年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已經開始,現將認定工作的相關事宜通知如下:一、認定高等學校教師資格人員范圍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前來校工作,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并尚未取得與其現教學崗位相一致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的在崗教師,申請人應為中國公民,其中港澳臺居民申請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的有效證件為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五年有效期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二、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認定條件教師資格認定條件依據《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和《〈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執行。(一)師德表現申請人應當熱愛教育事業,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嚴守社會公德,無不良品行和違法犯罪記錄。(二)學歷申請人應當具備《教師法》所規定的國民教育系列研究生或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三)教育教學能力申請人的教育教學能力條件包括:身體條件、普通話水平和承擔教育教學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質和能力。1.申請人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2.申請人應按規定參加由學校組織的新教工崗前培訓。3.不具備普通話免測條件(具有副教授、教授